開元通寶歷史價值淺析 開元通寶最新市場價格

       唐初一度沿用隋五銖錢。唐高祖時正式發行五銖,鑄行“
開元通寶”,並迅速推行,延綿七百餘年的五銖至此結束。高宗乾封元年鑄乾封泉寶錢,以一當十,不久即廢去。開元通寶的使用,使唐代貨幣保持了長期的統一與穩定。下面,史賜網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開元通寶的歷史價值與最新市場價格!

 

       安史之亂,是經濟由盛至衰的轉折點。唐肅宗乾元元年發行虛價的“乾元重寶”錢,錢制漸趨混亂。中唐發行“兩稅法”,以
銅錢徵稅,貨幣供應不足,武宗會昌元年鑄了“會昌開元”錢後才緩解了嚴重的錢荒。唐代中晚期出現了“重寶”、“元寶”等錢名,此後中國的方孔圓錢,形成了記年號,稱“寶”的錢制。開元通寶的形制不但成了後世小平錢的基本鑄式,還被沿襲了一千三百年之久,古代日本、朝鮮及越南等國,都受到了開元錢的影響。

 

       晚唐開元通寶 會昌六年(公元846年)鑄行會昌開元,大小徑寸如開元通寶,背鑄一州名,如京師鑄“京”字、揚州鑄“昌”字。各地鑄錢工藝存在著明顯的差別,多數周廓偏斜,鑄文模糊。時過一年,會昌開元停鑄。同是會昌開元,質量上存在著明顯差異,可能存在著官鑄與私鑄的差別。錢幣學界一般將會昌開元視為晚唐開元的典型標本。另外,小型月痕、對月月痕、多月痕開元或合背開元,銅質發黑,含鐵量高,字跡模糊,錢文筆劃纖細,“通”字的“辶”前三筆呈連續頓折狀或似連非連狀,多數輪廓不整,應為中晚唐私鑄品。關於花穿開元,專家考證其鑄行於中唐,主要流通於晚唐。花穿錢“開”字向寬體發展,“元”字首橫加長,“通”字字體瘦長,“辶”前三筆連續拐折,“寶”字筆劃纖細,“貝”內雙橫拉長,與左右兩豎筆連接,錢徑23毫米至24毫米,銅質不純,鑄工草率,應屬私鑄之列 。

開元通寶歷史價值淺析 開元通寶最新市場價格

 

       小徑開元通寶 指錢徑在21毫米至23毫米之間的開元錢,這種小開元可能都是各個時期的民間私鑄錢幣。《舊唐書·食貨志》寫道:“如聞官鑄之外,私鑄頗多”。專家根據發掘出土的小開元標本,按其流行階段,大體分出三型:

 

        一型,錢文筆跡極力摹仿武德開元,惟錢徑僅23毫米,重量不到3克,錢文尚清晰,穿廓尚規整,銅質並不很差;二型,中唐小開元,字體模糊,鑄造工藝粗陋,銅質內摻雜鐵鉛,銹蝕嚴重;三型,晚唐小開元,周廓寬窄不一,銅質發黑,摻雜鐵鉛,肉薄量輕,鑄范模糊,錢背穿廓近平,錢徑為22毫米至23毫米,重量1.7克至3克,多數是私鑄。

 

       開元通寶最新市場價格,僅供參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左“廣” 8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右“廣” 8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太平藍大王” 15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藍”三雲 1800元

 

       開元通寶雙面鎏金刻花 150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梁” 8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倒“梁” 3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梓” 8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鄂” 8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反“京” 40元

開元通寶歷史價值淺析 開元通寶最新市場價格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京” 3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昌” 8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洛” 3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襄” 5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藍” 4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越” 3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宣” 8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潭” 8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潤” 3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興” 3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兗” 8元

 

       開元通寶隸書折十唐代 1600元

 

       開元通寶隸書當十折三型唐鑄 無定價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唐鑄 1元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