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銖錢錢文改革 及其收藏價值

  三銖錢錢文改革 其錢幣相關歷史爭議

  “三銖錢”是西漢武帝第一次直接以“銖”重入錢文的方孔圓錢的一次大變革,也是西漢錢幣中存世較稀的一種,雖然只是曇花一現,卻具有特定的時代意義。但由於史籍上對三銖錢始鑄時間的表述相隔21年,導致近年來在錢幣界引發了一場不小的爭議。因三銖錢的始鑄時間問題關係到西漢真正統一“五銖錢”之前的貨幣制度背景及其特點,筆者通過對所藏5枚三銖錢創見品以及出土資料的分析研究認為:三銖錢的始鑄時間應為西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而非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武帝罷四銖半兩,以“銖”重入錢文的三銖錢,這是方孔圓錢具有特定時代意義的一次大變革。

  

三銖錢錢文改革  其錢幣相關歷史爭議

 

  因史籍上對三銖錢的始鑄時間自相矛盾,導致出現了兩種不同歷史背景下的兩種觀點:一種以彭信威、蔣若是為代表的“建元元年說”,源於《漢書·武帝紀》:“(建元元年)春,行三銖錢,”唐代詁學家顏師古《漢書注》:“新壞四銖錢造此錢,重如其文”;一種以王獻唐為代表首次提出的“元狩四年始鑄說”,出自《史記·平准書》及《漢書·食貨志》。

  

三銖錢錢文改革  其錢幣相關歷史爭議

 

  然現泉友使用較多的華光普《中國古錢大集》(甲本)第175頁“三銖”備註(1)中竭力對“元狩說”予以肯定:“而實際上應當是:漢武帝元狩四年銷半兩錢,更鑄三銖。欲發行輕錢以彌補國用不足。……是此方符合中國貨幣演變歷程和歷代幣制‘先重後輕’之一般規律”。筆者認為華先生所云,忽略了漢初特定歷史政治經濟背景下事物矛盾發展的特殊性。

  錢幣先重後輕之一般規律 三銖錢的改變

  對於三銖錢始鑄時間史籍自相矛盾的記載以及所謂“先重後輕之一般規律”的問題,筆者認為要作具體研究分析判斷。首先,需瞭解“《漢書·食貨志》在《史記·平准書》的基礎上作了相當大的增補和調整,《平准書》以漢代前期經濟為敘述範圍,但《食貨志》只補充了秦以前和武帝以後的史實。”這就是說《漢書·食貨志》是照搬了《史記》中對漢代前期經濟的敘述,重點敘述的是武帝以後的史實,這就使得曇花一現的三銖錢始鑄時間的準確考證形成了一個空擋。

  

錢幣先重後輕之一般規律  三銖錢的改變

 

  但《漢書·武帝紀》卻詳細地說明是建元元年春二月“行三銖錢”,因而三銖錢元狩四年始鑄的記載,是不可信的。其次,需綜合分析西漢初年的貨幣制度。漢初經過楚漢戰爭,民生凋敝,銅源匱乏,生產力水平低下,在社會經濟亟待恢復的同時,商品經濟又在迅速發展,顯然以少而重的秦錢是不能滿足當時貨幣流通需要的。漢高祖劉邦便制定了“使民放鑄”即官民都可以鑄錢的貨幣政策,導致從漢高祖元年至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206年—前118年)的80餘年間,幣制極不穩定,多次變更。

  

錢幣先重後輕之一般規律  三銖錢的改變

 

  而曾先後鑄行的榆莢錢、五分錢、四銖半兩等,雖仍以“半兩”為名,但錢的名義含量與幣材重量已經脫離實際,名不符實。很顯然,以所謂“中國貨幣之演變歷程和歷代幣制‘先重後輕’之一般規律”,來研判漢初的貨幣制度,是不合適宜的。再則,實物重量反映三銖與四銖半兩錢沒有“先重後輕”的關係。按現所見三銖錢徑一般22—25mm,穿8mm,重1.8—2.2克,與顏師古注“重如其文”三銖重量相符;而以陝西西安竇太后陵陪葬坑、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墓1、墓2以及劉癖墓等出土的“兩”字內寫作“十”字的武帝特徵“四銖半兩”,錢徑一般21—23mm,穿寬7—9mm,重約2克。二者對比只有錢名不同,重量基本相同。因此,華先生對王獻唐《中國古代貨幣通史》中對三銖錢考證的評價“論據充分,佐料確鑿,足令人信服”,是站不住腳的。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