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歷直十發行背景有什麼故事?慶歷直十值不值得收藏?

慶歷直十發行背景有什麼故事?慶歷直十值不值得收藏?

中國古錢自唐武德四年(621年)進入寶文錢時代,特點是面文四字,兩字為年號或國號,兩字稱通寶、萬寶、重寶等。「慶歷直十」錢鑄於北宋中期,且有宋以來鑄錢無不採用寶文錢制,而直接用紀值作錢文,未獲通過當在情理之中。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反常現象?

慶歷直十發行背景有什麼故事?慶歷直十值不值得收藏?

究其原因,小編認為慶歷時期處於大錢的草創期,常見的通寶、萬寶均為錢,之前並未大規模開鑄過當十錢。若僅以其錢徑較大,百姓亦難曉其折值,故標明「直十」以示區別,同時也便於推廣,符合戰時的需要。但終朝廷改稱「重寶」,以別於錢。

慶歷直十發行背景有什麼故事?慶歷直十值不值得收藏?

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十月,西夏趙元昊正式稱帝,改元「天授禮法延祚」,國號「大夏」,公然夏宋分庭抗禮。次年十一月,西夏入寇保安軍(今陝西志丹縣)為巡檢指揮使狄青所敗,自此宋、夏戰爭拉開帷幕。西夏雖節節勝利,但因國力消耗、久戰疲敝。仁宗慶歷四年,元昊迫於遼國進攻,向宋請和稱臣,宋冊封元昊為夏國王,「歲賜」絹13萬匹,銀5萬兩,茶2萬斤,外加節日「賞賜」。至此,延續5年的與西夏的戰爭才算結束。此雖為局部戰爭,但使宋廷耗費甚巨,以致府庫空虛,財用不支,尤以陝西為甚。而「慶歷直十」大錢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的。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