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投稿】大眾收藏郵票不如古錢幣

【大觀投稿】大眾收藏郵票不如古錢幣

光緒通寶

  我既收集
郵票也收集
古錢幣,積二十年收藏活動之經驗,我覺得雖說郵票與古錢幣都適合大眾收藏,但收集郵票卻不如收集古錢幣。相應的像書畫、瓷器、青銅器、玉器等就不太適合大眾收藏。為何大眾收藏郵票不如古錢幣呢?從各自的利弊分析,主要是這樣幾點原因:

  第一,古錢幣是歷史文物,是我們祖先留下來的瑰寶,具有不可再生性。隨著收藏活動的發展,市面上流通的古錢幣日益減少,其稀有程度日益顯現,其文物屬性日益提高。反觀郵票則不同,時下中郵所發行的任何一款的郵票相對於集郵需求來說都是超量的,郵票發行信息不公開,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發行期的限制,許多發行十多年的郵票,中郵的庫房裡都有,什麼時候炒上去了什麼時候放禍圈錢。而且郵票每年動輒發行三十幾套,一百個圖,還有著各種版式與有害郵品,集郵實在是一種備受欺騙和愚弄的活動。

  第二,集郵活動比較簡單,不需要專門知識,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每年預定一套就可以了。而收集古錢幣需要一定程度的專門知識,對中低檔
古幣要能夠辨偽,否則不僅不能體會到收藏和日益增值的樂趣,反而會成為自己的一塊心病,會大大挫傷人們收藏活動的積極性。現實中,許多收集古錢幣多年的朋友最終會停止收藏活動,其主要原因就在於此。

  雖說郵票也有假貨,但總歸不多,不足以從根本上構成對集郵活動的傷害。此外郵票又比較適合大宗投資,成批購入、成批賣出,有時可以快進快出以實現利潤;而收集或投資古錢幣卻很難大宗購入,成批賣出,相比郵票來說由於需要的專門知識門檻高,不具有專門知識的人一般不敢輕易介入,所以變現較難。

  第三,收集古錢幣屬於典型的市場化運作模式,各種古幣分散在民間或藏家手中,你要收集只能靠市場買入;而郵票是典型的壟斷經營模式,中郵集團是專賣的主體,而且他們並不按國際通例操作,他們不僅壟斷郵市一級發售市場,而且也操縱著二級郵票市場,人們從事郵票投資的活動空間日益狹窄,從總體上說,郵票投資所能獲取的利潤逐年收窄,集郵歷史上所創造的的神話不可複製,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各系列的龍頭票品,也遵循著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其開發的新系列越多,其所能造成的吸引力越低。各龍頭票品早已失去了以往的魔力,因而大家早就應丟棄對所謂系列龍頭票品不切實際幻想。

  眾所周知,市場化運作模式是有公平可言的,參與者是可以自己掌握自己命運的運營方式。而缺少誠信的、壟斷的、被人操控的運營方式,其參與者是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的,參與者與中郵之間缺乏最起碼的平等、公平、信息公開、誠信的氛圍。

#p#副標題#e#

  第四,二十幾年來,集郵的人數日漸萎縮,已經由1997年高峰時的3000萬人萎縮至目前的200萬人上下(採取中華集郵聯合會所正式發佈的數據),已經萎縮了90%以上,而且集郵的人鮮有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也就是在這個意義上,人們將集郵活動形象的稱之為“夕陽產業”。反觀收藏古錢幣的群體,儘管缺乏官方統計數字,但是從市場情況看肯定是逐年增加的,而且年輕的群體是占主流的,與集郵活動相比,古錢幣收藏到是可以稱之為是個“朝陽產業”。我認為,一項活動是否對年輕人具有吸引力,也就大致可以看出這個活動是否是有前途的、是否是有未來的。

  第五,從兩項活動對增知益智的情況看,顯然兩項活動都具有增知益智的功能,但側重點也有不同。比如,收集古錢幣可以使人瞭解歷史,古錢幣能反映出歷史上經濟的繁榮程度,從流通的地域上可以瞭解到當時經濟的影響力。比如北京地區從來不是宋朝的轄區,可是所出土的宋代錢幣遠遠大於同期遼國、金國的鑄幣,這足以說明一方面當時宋朝是按年向遼金進貢的,另方面說明宋朝在經濟上的影響力遠大於遼金。從收集的歷代鑄幣上也能瞭解鑄造水平的進步,從古錢幣的一些諸如“星,月文”以及其他的一些標識上我們還能揣摩出當時對鑄幣的組織方式,我認為古幣上不同的標識代表著不同的鑄幣工組,是現代質量管理體系的先導模式。比如某個標識的鑄幣出了殘次品,那麼僅憑標識就知道是哪個生產工組的問題,這樣就方便了質量管理。業內也有許多朋友對諸如“星,月文”以及其他的一些標識有著各種各樣解釋或說法,我覺得太過牽強,沒有說服力。

  正是古代鑄幣質量管理上的需要,才導致古幣有著浩如煙海的各種版式和標識,這也從一個方面為我們今天的收藏活動增添了無窮的樂趣。

  而收集郵票所能瞭解到的知識多屬一些比較淺顯的知識,有的知識也是無益的,比如集郵聯幾大也發行個紀念郵票,難道一個社會公信力受到質疑的民間組織開個會也要發紀念郵票嗎?這算什麼社會重大事件嗎?在郵票發行越來越不得人心的背景之下,每年還搞什麼最佳郵票評選活動,還發評選紀念郵票,有意義嗎?要知道人們的閒暇時間也是有限的,過多的被這些個沒有任何價值的東西佔去了簡直就是浪費時間。

  第六,從近二十年來兩項活動在藏品增值方面來看,應當說都增值了不少,二十年來古錢幣普遍增值幾十倍,而郵票除了個別品種增值較大以外,普遍的情況未必如古錢幣增值幅度大,甚至一些過去高價買的郵票十幾年過去了至今無法解套。比如當年有人400元買的金箔張,不僅未能增值,反而是縮水90%以上;500元買的世兵賽小全張,現在40元沒人要;當年幾十元買的其他的小型張,現在幾元錢也難出手。當然,郵市也有著自己所創造的神話,只是這些神話不可複製,已經成為歷史而一去不復返了。

#p#副標題#e#

  第七,從兩項收藏活動的未來趨勢上看,很顯然,儘管古錢幣收藏也有著自己的缺陷和問題,但是這項活動一定是會在問題中有所發展的,集藏隊伍總的說是逐步擴容的,而且是對年輕人有吸引力的。反觀集郵活動,必然隨著中郵的壟斷經營,隨著一次又一次的行情過後都會有成批的人成為犧牲品,必然導致一撥又一撥的人離開這個市場,十幾年以來集藏隊伍逐年萎縮的趨勢還將繼續發展下去當無任何懸念。

  就兩項活動發展的終極結果來看,古錢幣收藏必然是日益發展壯大,集郵活動必然是日漸萎縮,集郵投資必然是窮途末路的結果,最後的全面崩潰恐怕在所難免,多年來所積累的社會矛盾可能會有個雪崩式的總爆發。現在就可以肯定的是,郵票決不可作為價值的載體而貽害子孫,而古錢幣卻是完全有資格有能力作為價值的載體成為傳家寶的。

  同時,儘管現代信用機制已經發展到商品交換有越來越多的是以銀行轉賬的方式來進行結算,但這絲毫不影響現金貨幣的使用、流通和發行,基本上我們可以認為貨幣的繼續流通和發行還是可持續的,貨幣收藏活動仍有新鮮血液來補充、來助推。而郵票的發行現在就已經成為了問題,再加之中郵對郵票使用的限制,因而人們將其形容為好看不中用的“花紙頭”。可以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郵票實際意義會更加的淡薄,而花紙頭的意味會更加濃厚,最終會完全喪失其有價證券的起碼信用,而淪為名副其實的花紙頭。

  第八,就面對古錢幣收藏的缺陷和問題研討對策來講,我覺得各級錢幣協會、學會可以發揮一些積極的作用。比如北京市錢幣協會應降低入會門檻,積極鼓勵並及時接納愛好者入會,入會時可以填寫一份承諾書作為入會的必要手續,承諾書應有“自願杜絕贗品進行交流交換”的明確承諾,對於存疑的古幣在進行交流、交換時要向相對人說明情況。凡是協會會員在進行交流交換活動時要在胸前佩戴會員標牌,標牌上寫明姓名和身份證號碼、以及會員的誠信等級,以及向協會舉報投訴的電話等內容,標牌的有效期可以是一年。如果會員在一定期限內沒有發生舉報投訴案件,應晉陞其誠信等級,反之應降低其誠信等級,直至取消其會員資格,並在一定期限內不再受理其入會申請。這樣的嘗試可以先期在報國寺市場進行試點,待取得一定經驗後再行推廣。假如古錢幣收藏活動能夠有效克服膺品擾亂市場的弊端,相信收藏活動會得到長足發展。

  反觀集郵活動的弊端,我雖然在多個場合提出,集郵者為盡可能地保護自身權益,應停止預定年票,不炒新、不跟風,對有害郵品說不,當年發行的新郵至少要過3年再視情況而定等建議,但是坦率的說這些建議的終極效果也都只是姑息性的,即便愛好者真的是這樣做了,也依然難以扭轉郵市江河日下的頹勢,充其量是盡可能的使自己少受些損失,集郵市場能夠多延續些時日而已。

  綜上,我的一個基本結論就是,大眾收藏,郵票不如古錢幣。

  
非常感謝大觀先生的投稿!

  相關推薦

  
100元北海橋

  
99版100元三連體

  
10元四連體價格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