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後造八銖半兩,是為了「少鑄小錢」

    文:古泉園丁

 

    記得中國錢幣雜誌刊載一篇文章,分析了當代中國古代錢幣的研究情況,指出:迄今為止,先秦錢幣制度的研究沒有取得進展。我在收藏了大量的先秦和秦漢錢幣以後,我才發現,泉界不僅先秦的錢幣制度沒搞明白,半兩錢幣制度和五銖錢幣制度也沒有搞明白。所以,到處都是“小兒科”的錢幣研究語言。

 

    一、半兩錢幣制度的“誤解"

 

    早晨六點,看了一篇網上文章“有人說,第一個以偽幣冒充真幣的是呂後。呂後二年(公元前186年)西漢中央政府把足斤足兩的錢幣,改鑄成輕錢。如半兩錢改鑄成八銖。此例一開,他人紛紛進行效仿,民間私鑄的半兩越鑄越小,有的半兩錢重量不足一銖。”這一段話,你可以理解成什麼問題呢?無論半兩錢幣大小,字面上都是半兩?,所以,形態和重量大小不一的半兩錢幣,價值都是半兩。因為有的半兩錢重量不足一銖也當半兩用。(哎,不知道甚至還有半銖錢幣)。

呂後造八銖半兩,是為了「少鑄小錢」

    其實大家都會正面聯想。既然有半兩錢幣,那麼會不會有一兩錢幣、一兩半錢幣、我們都會想到,圜錢就有重一兩十二銖,這是36銖錢。半兩錢幣當然還會有二兩錢幣。三兩錢幣。這就是為什麼有“大半兩“錢幣的存在。各位可以想,大半兩大小不一,也都寫的是“半兩”這錢幣能都當半兩錢幣使用嗎

 

    漢朝是半兩錢幣制度向五銖錢幣制度過渡的重要轉變時期。半兩錢幣制度我已經研究過,我認為這樣表達是準確的:半兩錢幣向下是以12銖分割的錢幣制度,即有六銖半兩。三銖半兩。二銖半兩。一銖半兩。

 

    今天,咱們回頭,再說說呂後為什麼鑄造“八銖半兩”錢。銅本位,就是古代錢幣以重量,代表錢幣的價值;錢幣大小是代表使用價值;當代的錢幣文字,是明確標注使用價值。史書明確的說。呂後鑄造的是“八銖”半兩,就是當做“八銖”錢幣使用的。我們的專家怎麼就非要說,呂後的八銖是當“十二銖”半兩使用的。而且還弄出了假的“一銖半兩”,而且“一銖”半兩,也當半兩錢幣使用。這就是對半兩錢幣制度的不解。當然不會明白呂後為什麼要鑄造“八銖半兩”。

 

    二、從人民幣的幣值設計說起

 

    中國的人民幣,建國以來的發行的變化。如果沒有人做好歷史的記錄。過了一千年,就會造成巨大的誤解。大家知道,剛建國,中國在蘇聯印鈔,最小的貨幣單位是1元。大量的是壹萬元、貳萬元、三萬元、五萬元、十萬元、----百萬元。為什麼,因為國民黨在解放戰爭三年中,大量發行金圓券,導致了上萬倍的貨幣貶值。共產黨建立政權,發行人民幣是宣示政府成立,全面領導社會政治經濟,就必須回收國民黨的“金圓券”。這時候的人民幣設計是和金圓券等值的。為了便於回收兌換。這和大清入關,首先鑄造仿明式《
順治通寶》,就是為了兌換明朝的錢幣,消滅大明朝的統治痕跡,是改朝換代的意思。

 

    (一)人民幣為什麼取消了以“三”為單位的票面設計。

 

    錢幣的貨幣單位設計,以方便使用,方便流通為原則。我們不必用什麼科學、博學思考。大家要用常識思考,就就可以想明白很多問題。

 

   
第二套人民幣發行。有一二三元。一二三角。一二三分。但是,
第三套人民幣取消了三分、三角和三元。文化革命的時候外國記者問周總理。中國有多少人民幣。周總理說,中國人民幣有“十八元、八角、八分”?這是第三套人民幣的價值體系。最大的票子,10元;還有一二五元,這是八元;一二五角,這是八角;一二五分,這是八分。這是因為,這樣的幣值設計可以完全保證貨幣流通。重要的是
紙幣印刷是比
古錢幣鑄造很容易的事情。

 

    (二)通寶錢幣為什麼有折三錢幣。

 

    通寶錢幣這折當制度行用了千年。古錢幣有小平、折二、折五就夠了。為什麼還鑄造折三錢幣,(我還可以說,還有折八錢幣)很簡單,就是為了減少小錢幣的鑄造量。中國的一二五分錢輔幣製作,工本費都超過了面值,但是,政府為了保證貨幣流通,就必須鑄造。使用金屬製作輔幣,就是流通壽命長。同樣,古代錢幣的鑄造,越小的錢幣鑄造難度越大,工本費當然越高。鑄造折三錢幣,可以大量的減少小平和折二錢幣的鑄造數量。例如,折三,就當小平折二兩枚錢幣。八分錢,用一個折五和折三就可以。否則就要使用一、二、五三枚錢幣。

 

    三、呂後鑄造“八銖半兩”是為了減少小錢幣的鑄造。

 

    呂後是誰,劉邦的皇后,劉邦死後,呂後沒有安排皇子繼位,自己當政七年。呂後就代表政府。所以,呂氏發行八銖半兩,是合法貨幣。這是在說明,(一)半兩錢幣是十二銖分割的錢幣制度。(二)八銖半兩是錢幣品種的補充。(三)八銖半兩行用,可以減少小錢幣的鑄造。例如,交易時要用5銖+3銖,兩枚錢幣作為八銖使用。如果沒有三銖,就要使用5銖+2銖+1銖=8銖。 可以確認,呂後鑄造“八銖半兩”是為了減少小錢幣的鑄造。

 

    秦漢半兩錢幣制度,為什麼向五銖錢幣制度轉變,就是古錢的24銖一兩。12銖半兩的錢幣制度向“十進制”轉變。半兩以重量單位“銖”為單位,但是不是十進制,而是“十二銖半兩進制”“二十四銖一兩進制”。在商品流通的過程中不便於換算。五銖錢幣的實行,意味著已經進入了“銖”重已經進入了十進制。漢武帝為什麼鑄造“三銖錢”,就當是“折三”錢幣理解就對了。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