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鑒定的六個小技巧

       
古錢幣鑒定,是一門細緻的學科。它需要我們日常知識的積累,注重觀察與思考,仔細比較。結合歷代的文獻資料和前人研究的成果,找出一些可循的、可借鑒的理論依據,從而歸納總結出古錢鑒定中的一般性規律。接下來由史賜網的小編來簡單介紹古錢幣鑒定的六個小技巧。

 

       一、看銅質。

 

       我國歷代古錢幣大多數是以銅合金形式鑄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錢幣也隨之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各時代的
古錢
銅質是不同的,又由於古代冶煉技術不同各地區鑄造的古錢也各不相同,每個朝代各有特點。總的來講,用銅鋅合金鑄造的錢幣呈黃色銅錫台金鑄造的錢幣呈青色。清代、民國時期,新疆西藏等地鑄錢用銅加少許鋅鉛,鑄成後錢體呈紅色。漢代至唐宋時期的絕大部分錢幣均為青銅鑄造,其特點是銅色青白中微帶淡紅。明嘉靖以後,開始向黃銅過渡到天啟年問,用黃銅鑄幣成為定制,錢幣色澤較之以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二、觀銹色。

 

       今所見錢幣,無外乎兩種:一為發掘品,一為傳世品。發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許多年其表面部長滿了銅銹色。傳世品也因空氣中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層包漿呈黑色或銅色。銅是一種比較穩定的金屬,在常溫下不易生銹:要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才能生成氧化銅、鹼式碳酸銅等。氧化銅因形成的顆位太小不同,呈現出黃、橙紅、鮮紅、深棕等不同的顏色,俗稱“棗皮紅”、“栗子殼”等。

古錢幣鑒定的六個小技巧

 

       三、看鑄市銘文。

 

       我國金屬鑄市的一大特點就是有銘文書寫,可以說,每一種錢幣文字的字體各有特徵,不同時代的鑄幣銘文,有不同的書寫風格。根據這些特徵可檢驗是否為同時代的錢幣。另外,在注重各種錢文特點的同時,還可找出錢文的演變過程和變化的規律。這些規律和特徵可以作為鑒定古錢真偽的依據。

 

       先秦時期的刀、布、圜錢等金屬鑄幣上的文字是用大篆來書寫的。秦漢時期,錢文書體屬小篆範疇,如半兩、五銖,但已有漢隸風格,其中莽錢為懸針篆。魏晉南北朝書體複雜。唐代錢幣為八分隸書,唐代以後隸書盛行,五代十國主要為真、篆、隸三種。北宋錢幣則有篆,隸、真、行、草。自南宋光宗紹熙以後至元,明、清,錢文均以楷書{真書)為主,間或篆、隸書體。

 

       四、聽聲音。

 

       現在許多錢幣學家和收藏者喜歡用聽聲音的辦法鑒定古錢。古錢幣由於質地的原因,年代越久遠,火氣盡脫,氧化越嚴重,擲於水泥地面其聲音也越瘖啞。大概來說,先秦時期的刀,布圜錢均都是啞音。而明代以後的錢幣,距今時問較近,還未受到深層的氧化,聲音則是清脆、響亮。如果我們把先秦時期的錢幣擲在地上,傳來清脆聲,則此錢不太可靠,反之,如果明、清錢幣擲地為啞音,則也必將懷疑。

 

       五、聞氣味。

 

       此種方法是古錢鑒定中最簡單的一種。因為偽品錢幣多是用化學物質來偽造裝飾,往往會散發出一種難聞的,刺鼻的化學性怪味而真品錢幣則沒有這種怪味。

 

       六、觀版別。

 

       從版別上辨別古錢最主要的辦法是除了多看錢譜之外,必須要多接觸實物以熟悉各個朝代的錢幣真品。不但要注意珍稀品更要注意大量的普通品種。因為這些普通品很少偽品,能真實地反映各個歷史時期的錢幣特徵。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