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北宋「元豐通寶」錢鑄巨量的原因~

揭秘北宋「元豐通寶」錢鑄巨量的原因~

“元豐通寶”錢,有銅小平、折二錢、鐵錢三種,書體有篆書、行書、隸書,是北宋神宗元豐年間鑄造的錢幣。元豐錢鑄量之大,版別之多,為兩宋之冠,就小平錢而言,就有400種之多。

“元豐”年號的命名,北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南宋洪邁《容齋隨筆·紀年兆祥》:“熙寧末年旱,詔議改元。執政撰三名以進:曰‘平成’,曰‘美成’,曰‘豐亨’。神宗曰:‘不可!成字於文,一人負戈。’廷案:陳郁《藏一話腴》雲,執政初擬美成,上曰:‘羊大帶戈,不可!’與此條小異。

(宋)王得臣《麈史》中所載,與(宋)陳郁《藏一話腴》同。繼又擬豐亨,復曰:‘不可!亨字為子不成,惟豐字可用。不若去‘亨’而加‘元’,遂改元豐。”宋神宗因“成”字的建構中有“戈”字,害怕給國家帶來戰火;“亨”字的建構中帶“了”字,而“了”為“子不成”,因此害怕導致子女夭折,都棄而不用。

景福殿庫(元豐庫),是元豐初的國家金庫。《宋史·食貨下一·會計》、洪邁《容齋隨筆·三筆·元豐庫》:“元豐初,乃更景福殿庫名。宋神宗經常激憤北狄強盛,慷慨然有收復幽燕的志向。

於是命人在皇室府庫裡另外設置一庫,親自撰寫四言詩:‘五季失圖,獫狁孔熾。藝祖造邦,思有懲艾。爰設內府,基以募士。曾孫保之,敢忘厥志!’所有三十二倉庫,每個倉庫都貼上一個字,儲積都塞滿。又另外設置倉庫,自己再次賦詩二十字,分別貼在上面。詩句為:‘每虔夕惕心,妄意遵遺業。顧予不武資,何日成戎捷。’”在這52座府庫裡庫存了多少“元豐通寶”? 今人難以估算其數。

北宋王朝是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東京汴梁、西京洛陽是全世界兩個最大的都市,城市居住人口皆超百萬。而在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我國超百萬人口的城市也僅有13個。

《宋會要輯稿·元豐鑄錢》:“鑄
銅錢17監,鑄鐵錢9監(合計26個),年鑄錢量達五百九十四萬餘貫”(一貫為1000枚銅錢),其中“鑄銅錢五百零萬貫、鐵錢一百一十三萬餘貫”,居歷朝之首。據
古錢幣專家研究,兩宋時期共鑄銅錢三至四億貫;北宋鑄銅錢最少的年份為30萬貫,唐朝鑄銅錢最多的年份為30萬貫;北宋每年平均鑄錢數額,超過唐代約20倍。

民國十九年(1930),日本人入田整三根據4個地方出土的銅錢所作統計,在總數554714枚錢幣中,中國錢占99.8%,在中國錢中,北宋錢又佔82.39%,居首位。1967年湖北黃石市西塞山出土窖藏,一次就古錢幣22萬斤,這是此地出土窖藏的第八次,其中宋錢佔絕對多數。

《中國錢幣大辭典》圖錄:“北宋錢4102種,南宋錢1746種,其中宋神宗鑄造‘元豐通寶’小平銅錢401種,折二銅錢136種,小平鐵錢15種,折二鐵錢80種,合計632種。”

揭秘北宋「元豐通寶」錢鑄巨量的原因~

以史為鑒,揭秘北宋“元豐通寶”錢,巨鑄錢量:一因“元豐改制”,極進“變法”,通貨膨脹;二因戰爭討伐,損耗財力。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宋廷曾兩次對西夏開戰:元豐四年(1081),宋神宗發兵20餘萬兵分五路,進攻西夏。西夏軍決黃河,水淹宋營,宋軍大敗。

揭秘北宋「元豐通寶」錢鑄巨量的原因~

元豐五年(1082),西夏又派30萬軍反攻宋永樂城(今陝西米脂),城池陷落,宋軍傷亡慘重。北宋第六位皇帝神宗趙頊(xū)兩次發兵討伐敗績後,臨朝大慟,喪失雄心大志。元豐八年(1085),憂患成疾,38歲英年早逝。

《宋史》:“帝終不覺悟,方斷然廢逐元老,擯斥諫士,行之不疑。卒致祖宗之良法美意,變壞幾盡。自是邪佞日進,人心日離,禍亂日起。惜哉!”朱熹:“神水汲聰明,於天下事無不通曉,真不世出之主,只是臨頭做得不中節拍……西番小小擾邊,只是打一陣退便了,卻去深入侵他疆界。”

王夫之:“夷考宋政之亂,自神宗始。神宗之以興怨於天下,貽譏於後世者,非有奢淫暴虐之行,唯上之求治也亟,下之言治者已煩爾。”(參見王夫之《宋論》)翦伯贊主編《中國史綱要》認為:宋神宗的“熙寧變法”是以“去疾苦,抑兼併、便趣農為急”。

揭秘北宋「元豐通寶」錢鑄巨量的原因~

元豐通寶雖然品種繁多,但仍有一些稀有品種廣受歷代泉家追捧。如2010年中國嘉德秋拍中,曾推出一枚元豐通寶折三篆書背“銅”鐵母。該錢直徑3.1厘米,重9克,因錢譜無載,乃難覓之鐵母,故可躋身於北宋珍泉行列之中,最終在是次拍賣中以26.88萬元高價成交。

揭秘北宋「元豐通寶」錢鑄巨量的原因~

據戎畋松考證:“‘銅’字若指鑄地或錢監,極有可能是河東路威勝軍治所銅(今山西沁縣)。”當時河東路是銅鐵錢兩用區,且以小鐵錢為主,折二鐵錢亦可參與流通。又:秦鳳路渭州(今甘肅平涼)所轄華亭曾於元豐六年(1083)復置黃石河鑄冶務鑄銅錢,其錢監東北有銅城山。

譜錄上有‘元豐通寶’背‘銅’折二鐵錢存在,雖史料無明載,但實物可證之,現已知其鐵錢有行、篆兩種書體,且存量稀少。從錢文和形制看,這種鐵錢偏於弱小,風格氣息異於永興軍路、秦鳳路所鑄大鐵錢,亦與川爐所鑄有別,故可初定背“銅”鐵錢是河東路為解決“邊用匱闕”臨時所鑄的軍費錢。”

圖示的篆書背“銅”鐵母錢為首次發現,對研究神宗元豐年間鐵錢監的增減情況及對錢監地名的考證認定,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

說明:內容僅供參考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