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是明朝明武宗朱厚照(音同“照”)的年號,其在位期間並未鑄錢。存世的正德通寶是明末清初鑄造的壓勝品,清代中後期、民國時民間鑄造的最多。其工藝和材質各不相同,多以黃銅為主。背面多龍紋、龍鳳紋、牡丹等。
意思就是說,正德通寶並不是明朝正德皇帝鑄造的錢幣,而是後來的朝代取“正德”之美名,而不斷鑄造的一種壓勝錢。
所謂壓勝錢,也就是民間一種用作吉利品或避邪物的錢幣,也稱“花錢”,不作流通使用,是錢幣中的“非正用品”。中國民間壓勝錢的種類繁多,諸如開爐、鎮庫、饋贈、祝福、玩賞、戲作、配飾、生肖等等都要鑄錢,這種“錢”,其實是專供某種需要的辟邪品、吉利品、紀念品。其中“吉語錢”是比較普遍的一類花錢。主要以“長命富貴”、“福德長壽”、“加官進祿”、 “天下太平”等吉語為內容,這同時也反應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滲透力。
而正德通寶,屬於勉勵語錢。正德即端正德行、正身之德,盡人之性、以正人德,盡物之性、以正物德;在位者要自正其德,正己方可治民,方可利用而厚生。後人以正德、利用、厚生為三德。三德表明只有既正人德,又正物德,方能取自然資源之利而用之,可達使人們物品厚實、生活富足、社會和諧之目的。
由此可知,正德的寓意極富儒家色彩,亦具個人修為的勵志意義。因此,“ 正德通寶” 這個名稱常出現於明末及以後的壓勝錢幣上,不一定是使用正德這個年號,而是崇尚正德的內涵,以此達傳授、教化之功效,更有期盼當今皇上具有正德之品質。
在民間傳說中,正德通寶具有一定的神奇功效——
1、保佑渡水平安。歷史記載,正德皇帝貴為真龍天子,生性好遊,故民間稱其為“遊龍”,傳說佩戴這位“遊龍”皇帝的正德通寶渡江可鎮風濤,護佑行船平安;
2、賭錢會贏。傳說賭博時身邊有正德錢就會贏;
3、孕婦生產時手握正德錢可保母子平安;
4、吉祥。“人下正德錢只兩個丫,真者雞見之不啼”;
5、開爐吉祥。清朝的一些造幣廠,每當帝號改元、鑄造新年號錢幣時,常先鑄造“正德通寶”背“龍鳳紋”等版式的壓勝錢,謂之“開爐錢”。開爐錢僅具紀念意義,鑄造的數量也不多,其目的一是祈開爐大吉,所鑄錢品端正(取正德諧音:正得);二是祈新皇帝具有正德,而利用、厚生,龍鳳呈祥,天下太平。也有鑄造廠在鑄造新的花錢時,先鑄造正德通寶、背為該花錢主要紋飾的壓勝錢作開爐錢,以祈開爐平安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