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之博山刀

博山刀莒冶

博山刀莒冶

  刀幣是外形與刀相似的古代貨幣,它起源於東方漁獵及手工業較發達的地區。由一種稱做“削”的工具演變而來。戰國時期,在齊、燕、趙等地曾大量流通,一般分尖首刀、齊刀、明刀、趙刀等幾大系統。明刀的正面有一個明字(一釋易字),主要鑄行於燕國。清代中期,山東省博山地方出卜了一批明刀,正面的明字細長,凸出錢面不到0.5毫米,背面的文字多變,一般有三至四字。由於這些文字奇特難釋,以前就以博山刀相稱。

  近年來,有關專家已考證其為戰國時代的莒(ju)刀,其背文有莒冶貨、莒冶法化、首冶齊化等多種,而法化、齊化等文字則與齊三字刀相同,說明它是營地鑄造的明刀,又能與齊刀互相兌換,同樣流通。有一枚博山刀的背文為齊化共金四字,系張叔馴先生舊藏,這裡的金字有貨幣的含義,即說明它和齊刀是同樣可以流通使用的貨幣。方藥雨曾藏有一枚背文為齊化的明刀,其性質同上。營刀的正面和明刀相同,則在燕國等地流通是不成問題的。

  東周時商旅往來,常不限國界,孔子有一個非常聰明的學生子貢,曾棄學就商,奔走於曹國及普國之間;鄭人弦高販牛,竟遠至周地。但當時各國貨幣的形制及單位重量等並不統一,在商業發達的情況下,假如非本地鑄的貨幣也能使用的話,則可以省去很多麻煩。1975年山東臨描齊故城出土了一批燕國的尖首刀,說明商業來往可以攜帶異國的貨幣入境。

  博山刀中還有一枚首冶齊化,齊化二字合書,左方的齊字簡寫呈長尾狀,化字反書,此篆文書體之美,令人叫絕。這枚博山刀上的冶字相當重要,此字下部象徵增鍋,上部象徵澆鑄時口部傾斜狀,左面的口字衍文。由此字可以推定普通明刀背文中也有一個冶字,此字前人釋為內或中字,因為明刀背文有左、右、外等幾大系統,左與右對稱,外應與內或中對稱。但實際上並不完全如此,如南宋端平鐵錢背文有東、西、北等系統文字,獨缺少南字。可能南面正是鑄錢監辦公機構,北、東、西等都是指與錢監相對位置的爐座。

  還有兩種博山刀的背文比較奇特,前二字也可釋為首冶,第三字尚無確釋,一字前人釋物,貨物二字連用,義亦相近。但以物作為貨幣名稱總有些勉強,此字的右下部在尖首刀上習見,上部也見於明刀及齊刀。另一字的下部類姍字,而齊刀的背部有三橫及一星,前人也有釋為姍的,此字是否與齊刀上的符號有關,尚待進一步研究。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