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邊五銖古錢幣圖文鑒賞與解析

每當物價漲幅令收入難以望其項背的時候,許多囊中羞澀的工薪族偶爾不免會發出諸如“一塊錢恨不能掰作兩半花”之類的感慨,這既是內心情緒的合理抒發,亦是一種獨具東方特色的草根幽默。若有好事者樂於追溯其本源,那麼中國錢幣史自然是不應忽略的重要線索。

 

在距我們非常遙遠的漢代,曾出現過一種及其特殊的錢幣——鑿邊五銖。據史料記載,這類錢幣在西漢時期就已經出現,到東漢桓帝、靈帝時期(公元147——184年)數量就更多了。所謂“鑿邊”,就是將一枚完整的五銖錢通過沖鑿的方式強行分成內外兩枚,這麼一來,一文錢便可當作兩文花,原先錢面上完整的“五銖”二字在兩部分上都僅留下一半,只有將兩部分相合,才能拼出完整的錢文,故而它又被稱為“對文五銖”。從嚴格意義上講,“鑿邊五銖”僅是對五銖錢被一分為二後裡面那一部份的特定稱謂,外面的部分在錢幣研究界被稱為“綖環五銖”,顧名思義,它指的就是被鑿去內圈的錢,原本規整的錢幣僅剩下一圈窄窄的邊緣,形似圓環。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鑿邊五銖卻不是由官方發行的法定貨幣。它們的出現,源於當時幣值的不穩以及物價的動盪,在這種經濟背景之下,平民以鑿分五銖錢的方式,將一文錢當作兩文錢使用,用這種今天看起來十分荒唐可笑的方式來對抗物價持續上漲的壓力。惟利是圖的奸商更是大規模地僱人鑿錢,以求在貿易活動中牟取不正當利益。可以說,鑿邊五銖的大量出現是當時的大漢朝廷所不願意看到的,但在整頓幣制、穩定物價等措施乏力的情況下,其他所有的管控手段都無法真正指向這一經濟病象的癥結。

 

在之後的東晉時期,鑿邊五銖又演化出了新的種屬,那是一種被稱做“沈郎五銖”的大孔小錢,錢文為“五朱”或“五金”。和鑿邊五銖有所不同的是,這種錢是一次性鑄造完成的,並沒有經過沖鑿的後續加工。

 

公元317年,晉王朝遷都於建康(今江蘇南京),是為東晉,朝政由北方士族王敦、王導兄弟把持。“沈郎五銖”的發行者沈充當時在王敦手下當參軍,也是他的心腹僚屬。公元322年,王敦在武昌舉兵叛亂,攻克都城建康,沈充當時奉王敦之命前往吳興(今浙江湖州)招募士兵。為了籌集軍資,沈充在當地鑄造了大量既小又輕的五銖錢,但這批錢很快就隨著王敦叛亂的失敗而退出歷史舞台,並最終成為了後世文人調侃的對象。唐代詩人李商隱寫有“今日春光太漂蕩,謝家輕絮沈郎錢”;被譽為“詩壇鬼才”的唐代詩人李賀則吟道“榆莢相催不知數,沈郎青錢夾城路”將沈郎五銖的微小輕薄形容得淋漓盡致。

 

由於沈郎五銖的錢體過小,錢面當然就擠不下完整的“五銖”二字了,最後只能參照漢代剪邊五銖的形式,將“五”字完整保留,“銖”字則只取半邊,寫作“五朱”或“五金”。對於這兩種版式,錢幣學界歷來莫衷一是,到目前為止也沒有最終定論,我傾向於認為“五朱”仿照的是“剪邊五銖”內圈所保留的文字,“五金”仿照的則是外圈“綖環五銖”殘存的文字。

 

鑿邊五銖和沈郎五銖雖然早已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但它們的痕跡卻依然保留在今天中國人的語言藝術中,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文化現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