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貨六銖有什麼版別分期 文獻記載有哪些呢

  太貨六銖有什麼版別分期 文獻記載有哪些

  六銖錢為陳宣帝太建十一年(公元579年)所鑄。錢之正背、穿孔、內外邊廓均鑄工挺拔,銅質優良,鑄造精妙絕倫。太貨六銖儘管鑄造精美,在當時卻並不受歡迎。因其大小和舊五銖相仿,而朝廷規定新錢一枚要抵十枚五銖舊錢,這種貨幣貶值,引起民忿。由於錢文上“六”篆字寫法看上去很像一個人叉著腰,於是民間傳出了“太貨六銖錢,叉腰哭天子”的民謠。陳朝是南朝的最後一個王朝,陳宣帝兒子陳叔寶即陳後主。

  

太貨六銖有什麼版別分期 文獻記載有哪些

 

  陳叔寶即位後,不理朝政,日與妃嬪、文臣遊宴,隋兵順利攻進建康城,公元589年為隋所滅。太貨六銖只用了三年被廢。太貨六銖正面用玉筋篆體書文“太貨六銖”,字體健美,瑰麗勻稱。玉筋篆,小篆的一種。凡筆畫纖柔勻稱、結構工整、字形特別優美典雅者,即可稱玉筋篆。如六朝北周布泉、五行大布等泉幣皆用玉筋篆書寫,亦稱“玉箸篆”,其書寫筆道圓潤溫厚,形如玉筋(筷子),故名。

  

太貨六銖有什麼版別分期 文獻記載有哪些

 

  玉筋篆始於秦代,李斯、李陽冰是此種書體的形象代言人,傳世作品有秦李斯的《嶧山碑》、唐李陽冰的《城隍廟碑》。以《嶧山碑》更是深入人心。唐代詩僧齊已有詩稱:“玉筋真文久不興,李斯傳到李陽冰”。後來又稱鐵線篆。不過我更喜歡稱其為玉筋篆,何也?玉,君子也,予字以君子之風;筋,脈也,脈絡相通,氣息流暢,渾然一體。用玉筋篆來形容字體,已賦予字有血有肉,翩翩如君子之貌,端莊昂然,毫無猥瑣之態。

  太貨六銖有什麼鑄造背景 有什麼歷史意義

  太貨六銖是南朝陳宣帝陳頊太建十一年(579)鑄行的一種錢幣,此錢銅質優良,輪廓整齊,錢文瑰麗勻稱,鑄造精妙絕倫,居南朝之冠。太貨六銖錢文為玉箸篆,玉箸篆又作“玉莇篆”,顧名思義,字體筆畫粗壯,猶如玉箸一般線條。

  

太貨六銖有什麼鑄造背景 有什麼歷史意義

 

  此錢大小雖為小平錢,然當屬虛值大錢;它與五銖錢等重,一枚卻相當於五銖錢十枚。如此虛值大錢,百姓怨聲四起,紛紛抵制使用。傳世的“太貨六銖”存世較為稀少,價格已過千元。形制基本相同,少量帶有甲痕;還有一種為邊爐所鑄,僅書“六銖”二字,少見。

  

太貨六銖有什麼鑄造背景 有什麼歷史意義

 

  余藏有一枚,直徑25.5毫米,厚1.6毫米,為青銅質,穿口精修,書體優美;地章平整,銅質優良,當屬初鑄正樣。其鑄造方法無從考證,但因其帶有甲痕鑄幣,筆者認為應是翻砂鑄造法。太貨六銖錢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有趣的故事,更是一個短暫王朝的歷史見證,為研究陳朝的歷史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