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通寶現在的價格是都少 其錢幣還有升值空間嗎
“大朝通寶”錢不見於史籍記載,近代以來有少量發現,但對其來歷、真偽爭議頗多。有學者認為它是蒙古汗國早期鑄錢。1936年《古泉學》雜誌發表了翁樹培《古泉匯考》未刻稿介紹“大朝通寶”的文章,丁福保《古錢大辭典》予以全文收錄。翁氏文中列舉大量蒙古未定國號“元”前後之碑刻以“大朝”自稱,再引《大金國志》、《宋史•孝宗本紀》蒙古自稱“大朝”的史料,認為“大朝通寶當為蒙古未改國號大元以前所鑄”。
但也有學者持不同意見,甚至論定大朝通寶是臆造品。直到1986年,寧夏銀川市維修始建於西夏中晚期的拜寺口雙塔,在清理西塔塔剎時發現了一枚與元代早期文物一起貯藏的銀質“大朝通寶”錢。大朝通寶錢是蒙古汗國早期鑄幣的觀點才為錢幣學界大多數研究者所接受。
大朝通寶作為蒙古汗國開國錢幣鑄行後,至1260年之後中統通寶發行時停鑄,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推行八思巴文,1285年鑄行至元通寶後,大朝通寶退出流通領域。錢幣直徑22.8毫米,穿孔5.3×5.5毫米,厚1.4
毫米,重4.1克,外郭部分磨損嚴重,內穿整齊。大朝通寶楷書小平銀質 4000元大朝通寶楷書小平銀質背“木” 4500元 大朝通寶楷書小平銅質 8000元
大朝通寶是否值錢 現在值多少錢
大朝通寶是蒙古汗國早期鑄幣的觀點,目前已漸成為錢幣學界的共識,但對其鑄主、用途、鑄造流通情況等問題仍眾說紛紜,難衷一是。有泉家認為它是成吉思汗所鑄的正式流通貨幣,有人認為其並非流通貨幣,是朝廷賞賜官吏和寺廟佈施之物。也有人認為它不是蒙古汗國官府鑄幣,而是廟宇鑄造的供養錢。
還有學者根據甘肅天水一帶出土了較多大朝通寶銀錢,認定大朝通寶銀錢不是全國統一推行的貨幣,“是天水一帶當時在大汗認可下鑄造的地方鑄幣。”看來要解開這些歷史“謎團”,還有賴未來考古發現提供更多可靠的實物依據。
大朝通寶,中國古代錢幣的一種。 蒙古汗國在改稱元以前稱大朝時(公元1227年)鑄。錢文楷書,直讀,光背無文。有銀質、銅質兩種,均為小平錢,
存世極少,銅質更罕見。屬中國古泉五十名珍。大朝通寶楷書小平銀質背“木” 4500元 大朝通寶楷書小平銀質 4000元大朝通寶楷書小平銅質 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