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銖半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其歷史背景

  四銖半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歷史背景是什麼

  四銖半兩是古老錢幣,是公元前179年漢文帝劉恆繼位後鑄造的,因朝廷法定錢重四銖故稱"四銖半兩".劉恆即位後親賢納諫,倡導以農為本,注意發展生產,緊縮通貨,把從稅收收來的錢儲存於國庫之內,不在放出,同時取消盜鑄錢令,允許自由鑄造,鑒於五分錢輕小於文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75年)鑄行半兩錢。

  

四銖半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歷史背景是什麼

 

  四銖半兩直徑2.5厘米上下,重2.2--2.8克,穿孔明顯變小,按內郭分有郭半兩與無郭半兩兩種,背平,半兩錢雖為小篆,然筆畫方折已顯漢隸風韻。官鑄有法錢,許民間鑄四銖錢,吳王劉濞、大夫鄧通等自鑄四銖錢而成巨富。四銖半兩因較順應當時的國勢民情,在漢初幣制多變時鑄行長達40年之久。

  

四銖半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歷史背景是什麼

 

  漢初對鑄錢採取自由放任政策,允許民間私鑄,這種政策老百姓是沾不到光的,只能有利於貴族、豪強和富商們。權貴富商既佔有礦(銅)山,又擁有勞動力,還有雄厚的資本和專門的技術,開放私鑄,使他們成為直接受益者。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