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五銖分為幾種 錢幣特點分析

  永安五銖分為幾種 分別是在何時鑄造的

  永安五銖也是年號錢,孝莊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鑄。錢文直讀,“安”字界邊減筆,匠心獨具。“永安五銖”對於北魏的經濟發展沒有起到積極作用,但是它作為一個時代的產物是具有收藏價值的。

  

永安五銖分為幾種  分別是在何時鑄造的

 

  據史書記載,“永安五銖”錢共有三種:一種是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孝莊帝鑄行的光背錢;第二種是永熙年間(公元532~534年)孝武帝鑄行背“土”字錢;第三種是北魏分裂後由東魏孝敬帝於興和三年(公元541年)所鑄行的背四出文錢。

  

永安五銖分為幾種  分別是在何時鑄造的

 

  這三種“永安五銖錢”中,以北魏孝武帝鑄行的背土字錢最具特色。該錢背部穿孔上方鑄有一個“土”字,“土”字與背穿孔相連,正好組成一個“吉”字,所以當時又稱吉錢,人人佩戴,以為吉祥。永安五銖錢大小輕重不一,一般直徑為2.2厘米,重3克左右;輕小者直徑1.8厘米,重約2克。此錢不光輕小濫鑄多,而且嚴重貶值。

  永安五銖中哪些版式最有名 錢幣特點分析

  “永安五銖”中,以北魏孝武帝鑄行的背土字錢最具特色。該錢背部穿孔上方鑄有一個“土”字,“土”字,出自北魏孝文帝的一道詔書。詔書曰:“北人謂土為拓,後為跋。魏之先出於黃帝,以土德王,故為拓跋氏。夫土者,黃中之色,萬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土”字與背穿孔相連,正好組成一個“吉”字,所以當時又稱吉錢,人人佩戴,以為吉祥。安丘坑中就有背吉出現,今天這種錢幣存世量極少,一枚價值都要幾千元。

  

永安五銖中哪些版式最有名   錢幣特點分析

 

  永安五銖“背四出”,又稱令公百爐錢,東魏孝靜帝興和三年(541年)為其承相高歡之子高澄在鄴郡所鑄。這種錢的出現是東魏王朝穩定幣價的重要舉措。北魏王朝縱容私鑄,這就造成了永安五銖錢大小輕重不一,一般重3克左右;輕小者直徑1.8厘米,重約2克。不光輕小濫鑄多,而且嚴重貶值。當時民多私鑄,私鑄錢身輕薄短小,乃至風飄水浮,故引起物價上漲,斗米值千錢。

  

永安五銖中哪些版式最有名   錢幣特點分析

 

  始料未及的是,四出永安五銖也未能改變這一局面,而且也出現了私鑄品。其他各地出土的四出五銖直徑多在21mm,是晚期鑄造。筆者這枚“安丘坑”出土四出永安五銖(如圖5)則既有闊郭輪、字體臃腫,鑄造粗糙等的私鑄錢特點,但直徑卻在24mm以上,這是典型安丘坑錢幣一個特徵。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