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造幣的設備器材與工藝技術

  古代鑄幣的材質長期以來一直以青銅為主,也有用更廉價的鐵或鉛作為鑄幣原料的。到了明代嘉靖年間,煉鋅技術有了很大提高。銅鋅合金(黃鋼)取代青銅成為最重要的造幣材料。清朝發行過一種黃
銅元,是由銅80%、鋅20%的配比鑄成的。

  秦幣多為含鉛量很高的銅合金。秦以後青鋼幣的含鋼量大幅度提高。宋代青鋼幣的合金成分基本穩定在66%、鉛26%,錫8%。實際上各朝代為降低鑄幣成本,往往一是降低錢幣重量,二是減少銅材而增加鉛、錫含量比重。天啟五年(1625年)甚至把
銅錢成色減至銅鉛各半,有些地方甚至降至銅只佔二三成,鉛佔七八成,擲地便碎,百姓拒絕使用。

  古代造幣技術工藝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直范鑄造”、“疊范鑄造”和“翻砂鑄造”。唐以前採用“直范鑄造”和“疊范鑄造”。隋唐以後為“翻砂鑄造”。

  直范鑄造
,為平板范豎式澆鑄法。是將要鑄造的錢幣做成陶土模型,然後燒成硬模。方法是將熔化的金屬液體澆鑄到陶范裡,待冷卻後,再打開范模,取出所鑄
硬幣,進行修整,銼掉毛刺,即成成品。銼錢時原先是圓孔不易銼去邊上的毛刺。後改為方孔,用方形木棍穿起來,銼時使坯錢不致繞軸旋轉(這可能是古人由圓孔錢改為方孔錢的原因吧!),從而方便工作和提高效率。後來有人將這種由仿輪發展而來的圈形錢,引伸出我國圓形方孔錢是天圓地方的概念,以此喻示宇宙的神聖力量,增加了方孔圓錢的神秘感。

  疊鑄工藝
即是將多個鑄模疊合起來,組裝成套,從共用的澆口杯和直澆道中灌注金屬熔液,從而一次可得到多個鑄件。疊鑄技術的發明和運用提高了鑄幣效率。疊鑄工藝使用了七百多年,後被翻砂工藝所取代。

  翻砂鑄錢工藝
自隋唐開始,代替了疊鑄工藝。其工藝主要包括:雕制母錢、模印母錢、翻砂造型、熔煉澆鑄、銼錢。翻砂鑄錢是古代造幣技術的乘大革新。這種用母錢鑄錢工藝比疊鑄工藝提高了工效,節省了造型空間和材料。對此,明朝宋應星在其名著《天工開物》的“冶鑄·錢”卷中有著較為詳細地記述。

  翻砂造型具有透氣性好、金屬液流動快的優點,所以此種方法一直沿用到清末,後被機器制幣所代替。中國錢幣博物館對古代造幣技術有很好的展示。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