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通寶鑄造背景 禾月紋錢幣特點分析

  
萬曆通寶質量有多重 禾月紋錢幣特點分析

  萬曆通寶,明神宗朱翊鈞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鑄幣。萬曆皇帝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故萬曆錢鑄量較大,形制以小平、折二居多,光背或背文字和紋飾者皆有,版式較為繁複。各種形制或版式錢中,有珍有普。

  

萬曆通寶鑄造背景 禾月紋錢幣特點分析

 

  次觀鑄相。萬曆通寶本品鑄制規整,邊圓廓正,地章坦平,穿輪乾淨,字廓清晰有加。萬曆通寶其直徑25.8毫米,重約5.23克,屬小平制式,亦可曰小平大樣。其面緣廓中寬,背緣廓乃寬緣,狹穿,整體鑄相大氣,更感踏實,凸顯官爐出品應有之相,故其相門洞開,毫無疑問。

  

萬曆通寶鑄造背景 禾月紋錢幣特點分析

 

  再品書相。可見“萬曆通寶”四字,楷書書體,書意端莊,佈局協調。萬曆錢之典型書意神韻彰顯無遺。其背穿上鑄橫“禾”字,穿左角鑄月紋一顆。此點甚為特別,雖非僅見,然亦極其少見。由此也構成了本式錢之一大特點。無需贅述,本品書門可開,燕山立見。

  萬曆通寶鑄造背景 錢幣是如何產生的

  萬曆通寶的由來,萬曆初年朝廷鑄錢並不多,約兩萬錠,萬曆十三年(1585年)增為十五萬錠,萬曆二十年(1592年)為九萬錠。當時全國鑄爐60餘座,潞安府是其中較大的兩座,平均一年為朝廷鑄幣近萬錠,兩座鑄錢局需招鑄幣匠人約三四千名,由此給地方帶來豐厚經濟利潤的同時,也出現了貨幣私鑄取利的現象。

  

萬曆通寶鑄造背景 禾月紋錢幣特點分析

 

  萬曆四十年(1612年)潞安知府在其編纂的《潞安府志》中這樣寫道:“萬曆初,遵例鼓鑄制錢,一時銅價騰躍數倍,而監造官與匠役減去銅料,雜以鉛錫,愚民見利爭趨,日有私鑄,雖論死不止。而制錢堆積不能行。”神宗萬曆四年,開鑄“萬曆通寶”,由兩京及全國各省鑄行,名目有金背、火漆、鏇邊等。

  

萬曆通寶鑄造背景 禾月紋錢幣特點分析

 

  萬曆二十年援助朝鮮對抗日本侵略戰爭開始後,開支遞增數十倍,但收入卻減少近一半。明朝政府應對的辦法就是鑄錢,以補充財政收入。萬曆二十年以前,全國鑄錢局只有六十座錢爐,到二十年時增加到一百座,三十年時,戶部等機構新開二百五十座錢爐,應天府也添一百爐,一年便增加三百五十爐,本來戶部只管紙鈔,工部管鑄錢,此時寶鈔已停,戶部改鑄
銅錢,此事一開,全國各地紛紛效仿,起爐鑄錢。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