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五銖有哪些不同樣式 不同版本的區別

  太和五銖有什麼版別分期 有哪些不同樣式

  北魏入主中原,統治者大都敬禮娑門,太武帝拓跋燾繼位之初還是如此。佛教無節制地發展,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與皇權發生牴觸,甚至威脅到政權的穩定。太延四年(438年)太武帝詔令50歲以下娑門盡皆還俗以從征役。太平真君五年(444年)正月,太武帝又下滅佛詔,規定自王公以下至庶人,有私養沙門者,限期遣送官府,過期不送,經查實沙門身死,主人門誅。這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滅佛”,或稱“法難”。但是作為意識形態領域之信仰,佛教的種種意念,即便在強壓下還是會以各種各樣的形式變相地表現出來,就這樣,錢幣上的“太”字與佛像出現了難以捉摸的聯繫。

  

太和五銖有什麼版別分期 有哪些不同樣式

 

  太和五銖的“太”字還有多種寫法,有一種除首橫左右上翹外,其餘,諸如撇、捺和下面一點的寫法與楷書比較接近。有的寫法與南朝鑄造的“太貨六銖”之“太”字接近,橫劃下面形如弧篷,篷中含兩點,也有篷中一點的。至於這種錢上的“太”字,是否體現了南北有什麼聯繫,就不得而知了。

  

太和五銖有什麼版別分期 有哪些不同樣式

 

  “和”字不失篆書的基本形態,變化主要表現在“口”部,在“口”上部正中連有一豎,豎筆之左右有兩筆短豎筆,這兩筆短豎與“口”上兩角有斷開的,也有相連的。凡“太”字書成佛像狀的,大多兩邊短豎如兩點,與“口”上角脫離,猶如“黨”字頭。凡“太”字盡顯楷意或如弧篷的,兩邊豎筆多見與“口“上角連接,猶如“山”字頭。也有特例,偶見“太”字如佛像,而“和”字“口”呈左中右三道連豎筆,這種搭配的版式十分罕見。

  太和五銖有哪些版本 不同版本的區別

  清末秦篆漢隸、行草楷書俱精的大家秦寶瓚,在他的著作《遺篋錄》中是這樣稱“太和五銖”之書法意趣的:“按太和錢五銖二字仍舊式,太和二字則在篆隸之間,與魏碑怪異之體無別,前人有言,文字未變,不足觀也,文字既變,亦無足觀,惟將變未變者,別有一種意趣,最可寶玩,故秦大小篆變動之者,北魏真隸夾雜,之者皆能推陳出新,令人尋味也。”

  

太和五銖有哪些版本 不同版本的區別

 

  就一個“太”字就有多種變化。比較多見的一種書寫是猶如身披袈裟打坐的僧人或可認為如一尊佛像。按照中國文字發展脈絡,時至北魏,漢字已經過秦統一文字,社會通用小篆,又歷經漢許慎《說文解字》的進一步規範和整理,小篆書寫已經相當一致,即便發展到如秦寶瓚所說的“北魏真隸夾雜”,也不至於在字體結構上發生太大的變異。

  

太和五銖有哪些版本 不同版本的區別

 

  但是“太和五銖”上的“太”字,就是這樣離奇。考察北魏前後其它政權推行的錢文“太”字,以及與“太”相通的“大”字,如“太平百錢”、“太貨六銖”、“大夏真興”、“大泉當千”等錢文,都沒有見到如此的書寫形態,由此有關研究者提出這可能與北魏早期的強行滅佛有關,推斷這是鑄錢者暗中敬佛的流露。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